诗人在《回家》拍摄场景装模作样。
哈哈!爸爸成了“明星”,可是为什么要睡觉的样子啊?看到自己的成品,我很大的感触,包括那篇报道,是去年父亲节写的。
很多时候,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勇气。
在kl休息的期间,诗人sms来,说终于和爸爸借了《回家》,看后有莫名的感 动,那时候刚好有一个东京的翻译家,还有音乐人、漫画家等在他那里,结果他们也非常喜欢,诗人之后还带他们去面档用餐,可惜没有合照,他们还在《回家》的拍摄场地拍了很多照 片,诗人问我手上有多余的《回家》CD吗?后来聊啊聊的,想到其实可以印多几张来卖,还有海报、剧照......最重要先把回家的场景还原......
真的行得通吗?
真的可以做吗?
这部戏的版权不是我一个人的,和其他人聊过,基本上大家的问题都不大,后来我们决定成立一个基金会,而诗人在知道这个基金会后,也决定赞助100块,这个基金要办什么?回家是提醒大家多回家看看家里的父母,就把“赚”到的钱,捐去老人院?还是孤儿院?
诗人还问我什么时候有空,回家乡办一场讲座,关于《回家》的讲座。
opps,我可以吗?
真的可以吗?
还原的事,已经告诉爸爸了,弟弟刚好在家,弟弟会帮忙。
加印的事,也已经在问着价钱。
海报、花絮、剧照,有朋友在帮忙。
现在要解决的是,觉隆歌曲版权的事情、基金会具体的东西。
还有要做的是,写一份计划书给诗人,关于他想在桑林民宿拍一部电影。
这次,不要再退缩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